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频道 > 经济管理

“单向度的人”的涵义

日期:2016-03-24 11:40:48 来源:大学生学习网

  一、“单向度的人”的涵义

  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批判理论是其重要理论内容,马尔库塞对社会的批判又颇有想法,一生都致力于批判发达工业社会,在前人以及自己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其著名的单向度理论,这些理论集中展现在其最负盛名的著作《单向度的人》中。单向度的人,是在研究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的基础上而提出来的。马尔库塞认为,正常的社会应该具有两个向度,即肯定性的一面和否定性的一面,肯定性的一面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否定性的一面有利于社会的进步。而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压制了人们内心的否定性、批判性,使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充满了肯定、认可,这样的一种社会被称为单向度的社会,生活于其中的人被称为单向度的人。

  “单向度的人”指生活在极权主义社会的人们在政治、生活、语言、思想、文化等方面都受到社会的压抑,从而使人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逐渐丧失,而仅仅具有一味肯定社会生活的一面,马尔库塞将这种情况概括为“单向度的人”即“肯定性单向度的人”。首先,从政治领域看,它成功地实现了政治对立面的一体化,因而消除了危害社会继续存在的政治派别。在原来的西方发达国家,社会民主党、共产党是作为执政党即资产阶级的对立面而存在的,现在这些对立面不断放弃原有的政治理想,逐渐的遵守资产阶级的政治规则与资产阶级一起来维护资产阶级所高扬的普遍利益。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及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一方面苏维埃社会主义在保障无产阶级利益方面的失败。

  马克思曾经设想: 社会主义社会优于资本主义社会,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执政党即无产阶级将会使人民作为主人,人民将会自由的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而现实是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专制与控制,对本国人民及他国人民进行控制,人们当时看不到希望的曙光以及前进的道路,就开始放弃原有的政治立场并转向、同情资产阶级,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另一方面,劳动阶级在经历着一个决定性的转变。机械化的应用降低了劳动阶级工作的强度,提高了工人劳动的工资,一定程度上工人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机械化的不断运用,使工人开始摆脱早期完全靠出卖自己的体力来维持生活,现在由于机械化、技术的发展,工人阶级也逐渐从体力劳动转变为脑力劳动,工作慢慢的开始体面起来。工人阶级这些劳动形式上的转变使得他们对资产阶级的态度有所改变,物质生产过程的变化使得工人阶级逐渐丧失革命性并且其思想状况日益靠近资产阶级。马尔库塞在其单向度的人中提出“在这个社会里,传统的麻烦之点不是正被清除,就是正被隔离,引起动乱的因素也得到控制”。“包容了其存在曾经表现为整个制度的对立面的那些阶级”。其次,从生活领域看,发达工业社会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同化起来。由于技术上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在逐渐同化。

  原来资本主义抗议的基础之一就是工人阶级和资本家阶级生活状况之间的巨大差距,而现在老板和工人享受着同样的电视节目并且游览同样的娱乐广场,打字员和他雇主的女儿打扮的一样花枝招展,黑人挣到了一辆卡德拉牌汽车,她们都读同样的报纸,这说明不同阶级之间的生活状况在不断同化。

  一方面,现在工人阶级和资本家阶级的生活状况在趋同、同化,过去在自由平等名义下进行的抗议逐渐消失,由于人们认同当前的这种生活状态从而认可资本主义制度,然而这种同化并不代表阶级对立的消失,只是反映出资产阶级为维护社会平稳提供的一些需求在很大程度上被无产阶级所接受。

  另一方面,表明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生活状况在不断趋同,生活状况的差异在不断缩小。这种差异暂时有助于改善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缓和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但是这种矛盾并不能完全被消失。再次,从文化领域看,高层次文化通过技术商业化。资本主义社会由于技术的进步使得“高层次文化”被现实所抗拒,高层文化在技术发展的前提下变成了商业文化,文化被复制,使其变得触手可及。

  高层文化逐渐普及,但此时的文化已经失去了其批判性、超越性的一面,变成单向度文化。“单向度文化”只具有肯定性的一面,肯定当时的社会状况、经济状况、政治状况,这样的文化成为新的统治工具、新的压抑工具。单向度的文化逐渐商业化,商业化使得文化中心变成了商业中心,文化变成了单纯的消费品。在发达工业社会之前,高层文化与现实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但是技术理性的实现,使得高层文化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被跨越及克服,诸如艺术、政治、宗教、哲学等同商业进行了完美的结合,使得高层文化成为一种商品、成为普通大众的消费品。

  二、单向度意识形态的局限性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这本书,通过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特征即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阐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的一些新变化。揭示出资本主义的新特征并没有消除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剥削,这一思想有助于人们深刻地认识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社会,但是这本书对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社会革命的主体、人的解放等方面的揭示有其局限性。首先,对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根源揭示的错误。

  马尔库塞在其书中认为发达工业社会单向度意识形态形成的根源在于科学技术,在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政治、经济、文化丧失了否定性的一面,只具有肯定性的一面。不可否认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发达工业社会及其意识形态确实有巨大的影响力,但这并不是单向度意识形态形成的根本原因。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资本主义发达工业社会单向度意识形态形成的根源是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而不是科学技术。其次,没有找到进行社会革命的真正主体。马尔库塞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人们逐渐脱离贫困,享受着和资本家一样的生活,所以他们不想反抗现存制度。

  由此,他认为进行社会革命的主体应是知识分子、大学生等较少受到社会压制和控制的人。在此,马尔库塞基于技术理性以及单向度意识形态进而否定进行社会革命的真正主体是无产阶级的这一思想并不合理。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有其缓和期、爆发期。目前随着资本主义新技术的发展及资产阶级对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局部调整,使得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暂时缓和,但这并不代表进行社会革命的真正主体不是无产阶级。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剥削程度的加深,无产阶级必定会反抗资产阶段、反抗其生活状况、反抗其所属的资本主义制度,成为进行社会革命的主体。再次,没有找到人解放的出路。马尔库塞对发达工业社会的分析是悲观性的,在其文章的结尾,他这样指出“只是因为有了那些不抱希望的人,希望才赐予了我们。”他认为社会革命的主体应是大学生及知识分子。然而实践证明大学生及知识分子并不能领导革命并且最终取得成功,他们只是在一定历史时期能起到先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