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频道 > 建筑土木

提高混凝土工作性的主要措施

日期:2016-03-24 14:34:19 来源:大学生学习网

  1 混凝土的不足

  在工程建设中,比如房屋地面、墙体工程、电梯井施工、梁体工程、基础工程、柱体工程、桥面工程、隧道工程和水泥路面工程等都会用到混凝土,无论采用现浇混凝土还是预制混凝土构件,都必须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在工程施工中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当现场拌制的混凝土水灰比过大时,混凝土的流动性强,工人不加处理就直接浇筑;当现场拌制的混凝土水灰比过小时,工人为了方便振捣和浇筑,直接加水拌和,最后将简单处理的混凝土用于工程实体。上述混凝浇筑案例的处理都是不科学、不正确的,如果发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制止,因为在处理时没有完全考虑到混凝土的和易性,浇筑完成的混凝土构件就很容易出现离析、泌水、裂缝或坍塌等工程质量事故,进而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

  2 影响因素

  2.1 水泥浆稠度

  当水灰比一定时,水泥浆的量越大,流动性越强,粗集料和细集料所占比例减小,混凝土拌和物容易发生离析,混合物的强度和稳定性降低;如果水泥浆量过少,混合物骨料间黏聚性降低,拌和物强度和稳定性降低,容易产生崩坍现象。因此,水泥浆的数量对混凝土的稳定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2 水泥浆的水灰比

  水灰比越大,水泥浆的流动性越强;水灰比越小,水泥浆的流动性越差。在用水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如果选用小的水灰比,那么,水泥用量会增多,水泥浆流动性降低,稠度变大;如果选用大的水灰比,那么,水泥浆流动性增大,混凝土拌和物容易出现流浆和离析的风险,进而影响混凝土结构物的强度和稳定性。因此,水灰比是混凝土和易性的关键,在工程中必须采用合适的水灰比。

  2.3 水量

  混凝土的拌和必须使用饮用水,用水量决定了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拌和物用水量增加,其流动性增大,那么,混凝土结构物硬化后就会出现龟裂的现象,产生较多的孔隙和裂纹,降低其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反之,如果用水量过多,混凝土结构物容易产生泌水和分层现象。

  2.4 砂率

  在配置混凝土的过程中,砂率必须要科学、合理,使混凝土的流动性达到最佳的状态,既不发生离析,又不会出现泌水现象。所以,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合理的砂率一般不要大于0.4,泵送混凝土一般在0.4~0.5.

  2.5 水泥品种

  不同水泥品种的工作性能有所差异,应用范围也不一样。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工作需要、使用功能要求和环境条件等选用合适的水泥品种。

  2.6 集料

  集料的选择非常重要,要求表面洁净、光滑、含泥量较少,无严重风化、棱角较少的碎石所拌制的混凝土流动性会更好,但是,如果水泥砂浆的握裹力较差,那么,混凝土结构物的稳定性就会降低;而集料表面粗糙、棱角较多且锋利的碎石所拌制的混凝土流动性较差,但是,如果水泥砂浆与集料的握裹力强,那么,混凝土结构物的稳定性就好。

  2.7 外加剂

  外加剂的使用提高了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气候条件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外加剂,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拌和物的强度和稳定性。

  3 提高混凝土工作性的主要措施

  3.1 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

  充分论证各项指标的可行性和合理性,采用科学的配合比。严格控制好混凝土各组成成分的比例,保证混凝土结构物的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

  3.2 加入外加剂

  外加剂对混凝土的和易性有很大的影响,为了充分发挥混凝土的性能,达到使用目的,在拌制混凝土的过程中,要加入必要的外加剂。适量的外加剂能显著提高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包括混凝土的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结构物的强度和耐久性等。

  3.3 提高施工机械的使用效率

  合理选择施工机械和振捣器械,采用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法,努力提高其施工机械效能,降低施工机械能耗对混凝土工作性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3.4 对工人进行业务培训

  为了进一步提高施工队伍的技术能力,要对工人进行必要的施工技术培训,从而降低外部因素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3.5 采用合理砂率

  在施工过程中,合理的砂率能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工作强度。当砂率较小时,容易产生泌水和离析现象;当砂率较大时,则会加大坍落度的损失。

  4 总结

  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影响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因素基本归纳为2 类,即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主要包括原材料的选用,施工机械的选用,施工工艺的科学性、规范化和标准化,施工配比的准确性;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温度、湿度、风力、降雨和时间等。为了降低自然因素对其的影响,要尽量避开在雨季施工,同时,还可以使用外加剂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与此同时,不定期对现场施工人员、拌和站内操作人员和监理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充分利用时间进行专业理论知识指导、技术交底或实践经验交流,增强参建人员的理论知识,提高技术水平,有效地解决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不断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为社会建设更多的精品工程。